2015年第15周工作记:绩效

这周总算基本摆脱项目的束缚,虽然还有点小打小闹的问题干扰,但可以人为地忽略。这周主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在研究网络驱动方面的问题,驱动方面一直是我想研究的,虽然网络子系统庞大,但现在找到几个切入点,假以时日,相信会有进步的。无意间,算是解决了之前说的千兆网络的问题,但还深入研究又做其它事务了,所以只好抽空研究。

现在做完一个任务要写总结,并且要在部门例会上培训,这在以前是从未出现的。解决问题后会觉得解决方法很简单,但回头看看当初的尝试、无助,其中的辛酸,只有任务当事人才能体会到。对此我的看法是,不排斥任务总结培训这个做法,但我不会讲得很细,因为即使讲了,别人没有亲身经历,收获也是很少的,何必花时间讲那么多?

这周主管总结时,讲了下公司今年绩效的事,特别是年终奖的考评。我觉得公司所定的规则太空泛,一味以业绩、销售为指标——站在公司股东角度上说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我们这些不与销售挂钩的部门的员工来说,着实不公平——而旁边的几个部门在卖设备时会有提成的,而难度大的问题往往派到其它部门,上次出差就是个不起眼的例子。当然,领导也在强调我们的基本工资、系数比其它部门的人高,但又能高到哪里?我们又从何得知?

在主管讲解过程中,我们几个私下讨论,觉得这个规则下干多干少拿的钱都一样。像做平台驱动的人,干得再辛苦,也不会在设备上体现出来,因为公司的意识里没有平台重要性的概念。一个月那么拼命,还不如拿钱买几个涨停股。

昨天去借书,在民族广场上发了下呆,有点事想通了。

现在我已经确切地被任命为方案负责人,但凡和某方案有关的——无论是同行业的新技术、新指标,还是最基础的知识积累,我都有可能参与。虽然这个“任命”没有正式的电子邮件通知,但已成为事实了,因为自过年后,每次例会都在说作为方案负责人,你们要做什么什么,要关注什么什么。就我本身的技术而言,对于底层的研究比较多,和其它部门打交道也比较熟悉。鉴于此,事情也比较多,比如,有的人直接将一个串口信息发给我要我看是什么原因的错误,怎么解决,有的人连基本的google都懒得做而直接问我。对于这类事,我也看开了,自己忙的时间就不理会,或者直接转给别人,有些不是份内的事,心情好时就帮忙一下。

现在,除了底层的东西,还多了做业务程序的事务,我也当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多学一点总归不会有错。在这个过程,总结属于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知识,别人是拿不走的。

周四打羽毛球,恰逢大大领导来南宁视察,球后聚餐,大领导当着大大领导面说我是“平台级的苦干”,所以,在没有严重涉及我个人利益提前下,还是少说话,多干事,埋头苦干,成为一名“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