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结婚记

早在一个月前,小妹就告诉我她要准备结婚了,日子已经选好了。我查了一下日历,那天适宜婚嫁。其实他们在过年那会已经去登记了,只是按农村习俗,要挑个好日子,摆几桌喜酒。

说来惭愧,工作快一年了,兜里没存多少钱。还好,嫁妆父母已经买好了,我就拿前不久买的android手机给小妹吧。不过在家使用手机时出了点小问题,这是始料未及的。

本来想请一周的,但是公司规定,请假三天以上的要找大boss签字,自己又不好意思麻烦大boss,于是决定请三天。但细想来,三天时间太紧了,回家都花一天了,还是决定请一周,大boss恰好不在,叫小boss签。这样一来,前后一共有9天时间。

以前回家,都坐汽车,要3.5个小时,比较贵,要100多大洋,爸妈叫我坐火车,车费不贵,100大洋的一半,不过时间要久一点。为省钱起见,决定坐火车。说起火车,大一那时才第一次坐,才算见见世面,如今,虽说社会经历少,但比起当年的自己,还是成熟一些了。

家里似乎改变了很多,似乎又没什么改变。高速公路要在屋子对面的山上穿过,当时实地勘察时,N多辆车开进村里,一大群像领导、秘书模样的人指点江山,为老百姓谋求幸福。家里出租给修路的工人,8个人住,一个月800月租,现在老妈在家帮他们煮饭,一个月给1000大洋,总数跟我工资差不多。

曾经葱葱郁郁的山,如今树木少了,几台大型挖土机天天在工作,公路已经基本成型了,只是对着裸露的山头,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一切似乎又没什么改变,搅拌场虽说占用了部分稻田,但是其它稻田里的禾苗依然绿油油,展示着勃勃的生机。早上田里各种青蛙鸣叫,白天苍蝇到处乱飞,晚上蚊子随处叮人,这可谓是夏天农村的一大特色。

前面几天基本天天往市区跑,买这个菜买那个菜。就晒了两天,手臂变得又红又黑,老妈心疼不已,其实我是故意这么干的,很多年没试过这样晒太阳了,说实话,从高中起,我就很少下田里干活了,务农,是我高中以前的事情了。市区也没什么变化,各种商场、地摊井然有序,一派祥和之气。无论在GL,还是NN,都流行GL米粉,这种粉其实我不喜欢吃,但入乡随俗,再说这也算人家的特色米粉。不过我还是怀念岑溪的米粉,好久没吃过石磨米粉了,现在要趁机会吃个够。但是,现在吃起来,已经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小时候,在田里干活,村里会有人担着自己磨的米粉到田间卖,那种情景,现在只能在梦里回忆了。

家里大件的嫁妆已经买回来了,有格力的空调,容声的冰箱,海信的彩电,还有XX的洗衣机(没注意到牌子),还有格兰仕的微波炉,等等,现代家庭中该有的东西,基本都全了,像衣柜等,已经订好了,到大喜之日,直接送到男方家中。后来跟老爸老妈算了一下开销,乖乖,不得了,嫁妆都是几K几K的花钱,摆喜酒那天又派了不少各式红包,人家来喝喜酒给了不少红包,不过,总数还没算出来。

大喜那一天,村里的三姑三婶三伯八叔公都来帮忙,加上大舅父,二舅父,三舅父,四舅父,五舅父,五舅母,二表哥,三表哥,好不热闹。小孩子也多,四表弟,五表弟,六表弟,还有一个小外甥,两个小侄子,一闹起来,简直可以闹翻天了。我挺喜欢小孩子的,当年,五表弟还未到一岁就在我家住了,一住就住好几年。看着小外甥,仿佛当年的小表弟那样,不过小外甥不喜欢我抱,应该是第一次见到我,怕生。两个小侄子一闹起来可不得了,有时没事做,经常跟他们哥俩打斗,从田里,到菜地,到屋里。

那天也有不少我不知道的习俗,比如,新郎到家时,我的家人要回避,于是就跟着表弟们,小侄子们在大哥家看喜洋洋。还有,新娘出门时要给比她年龄大的未结婚的大哥挂一条两头有红包的红绳,要个小朋友帮打开伞,当然,小朋友也会有个红包(由我第二个小侄子打开伞)。当晚,要有一个女方的亲戚陪嫁,并要在男方住一晚,这由我大嫂陪去,同时,还要叫十来个人一同送嫁妆(一桌酒基本是十个或以上的人),这些人中有我的叔公,二姑,表弟,等等。我爸妈和我不能去。到了“三朝”(从摆酒那天算起第三天),小妹和妹夫就来我家,当然,也少不了一顿吃喝。我天,老妈想和我一起去妹夫家,我以路泥泞为由,没有去。
可惜,天不作美,早上我跟大哥去市区买菜时还出太阳,结果到了中午,天就阴了下来,到下午居然下起大雨来了。即便下雨,也要出礼,男方家还有大筵席呢。

我不太喜欢筵席、聚会的原因之一是我怕酒醉饭饱之后的曲终人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凡事有两面性,有好有坏,就取决人们是怎么看事物。正如阳光灿烂与阴雨绵绵,人们都会有喜有忧。然而,处于当局的我们,未必就一定能看透,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也。不过,有时候,糊涂一些也是件好事,板桥先生说得好:难得糊涂。

转眼间,又到回去工作的时候了。约一年半前,也是坐火车去NN,当时还没找到工作,到几个老乡一同去NN,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又为旅途徒添几分惆怅。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一个小时,到NN后,又挤了接近一个钟头的公车,回到租房里,已是疲惫不堪了。到第二天上班,将从家里带来的糖果、龙眼干、花生分给部门的人吃。至此,又回到平淡的工作生活中了。 小妹出嫁了,我不禁想:啥时候老爸老妈才能喝上他们儿子的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