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记:日本印象

有幸可以有机会出国旅游,而且第一次出国就去了日本。带我们团的人姓李,我们叫他李さん。旅游期间,多为李さん所述,部分是我所见。这次行程比较短,了解日本的风情、文化、社会当然也浅。

到了日本,第一感觉,就是十分干净,无论乡间还是闹市,地面都十分干净,垃圾桶比较少见,我甚至怀疑日本人不用扔垃圾。当然,只是限于我所经过的地方的观察,至于其它地方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李さん一直在强调日本人守法,日本是法治国家。街上卖的没有假货,在收钱时——无论是纸币还是硬币,基本上不会仔细看是不是假钱,而在中国,这是有一定风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李さん所说的日本人重视信用,他还举了个例子,有个中国人移民到日本,因为某天在路上超速没有及时交罚款,无法办绿卡,后来做了很久的义务工,最后能办下来了。

对于中国和日本生活水平,李さん没有直接下结论,而说解释说,在中国生活水平较高的人来到日本后,就会感觉日本的东西便宜,相反,就会觉得日本的东西贵,当然我属于后者。说实话,我在日本算比较省的了,因为一向节省惯了。面对街上随处可见的自动售货机,看着里面最低也要100多日元(大约6、7块RMB)的水时,我还是会犹豫一下。

日本人有三高: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不过以我现有的经验,还是无法想象这种生活的。李さん说日本出生的小孩的奶粉钱不用自己家里出,由政府出。在去富士山路上,途经一个叫状元村的地方,李さん顺带说日本人重视教育。另外,李さん也提到现代社会的日本人因为竞争大,自杀率高,我无法判断这是否属实。

我无法深入当地日本人的生活,不过,晚上8、9点后在大街上就没碰到什么人,有一天晚上,我们去外面找吃的,走了好久,在一个小型车站附近找了个面馆,路上就没见到什么人,店铺也关门了。可能是我们去的都是小地方,不代表大城市也如此。在我老家,晚上9点后,是入睡的时间了。

我们去了很多公园,开旅游大巴的司机年龄普遍高,听李さん说,在日本开大巴的条件很严格,要多少年没有违章记录才行。开校车和大客车的司机应该都这样,可见日本对于交通这一块很重视。还有一点,在公园看到停车场看到很多司机、导游在抽烟,但他们不会随地扔烟头、烟屑,而是拿东西收起来,或是纸盒,或是皮制袋子。

日本的建筑风格,很多来自中国,特别是唐朝,至今保存得很好,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小日本。说李さん说中国有很多文物在日本,本草纲目的原书就在日本。在中国,经过那么多的波折和险难,很多古代的东西已经消失了。

我们住的每酒店,都有浴缸,李さん说,日本人喜欢泡澡,而我们中国人喜欢淋浴,另外还说了很多泡澡的好处。

当然,不可避免地会谈及某些敏感话题,听李さん的意思,倒不很在意,而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福利,等等。

真希望到中国真正强大起来那天再去一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