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记:流水账

其实这次旅游也是比较匆忙的。

因为是早上的飞机,凌晨就要出发去机场了。所以去之前,联系好了出租车司机。另外工作上的事也发邮件交待一下后事。不过按惯例,是我负责的事情,回来后还是由我来负责。

11号那天凌晨4点半不到就起来了,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包就搞定。坐出租车,顺道带了另外3个同事。到了机场,和其它同事还有领队会合。除了我们公司的同事,还有一半人是其它游客,这时发现只有2个人是拿背包的,其它的人都是拿箱子。 没有从南宁直达日本的飞机——或者说,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先飞到上海,下午再飞日本大阪。上午飞到浦东机场,发了午餐券,共80块,于是吃了有生以来最贵的午餐。然后是无聊的等待时间,上厕所、上网、打瞌睡。按下不表。

出了境,所有的同事兑换的钱凑在一起去换日元,我换了1万,RMB大概是630块,机场有点小贵,早知道就先兑好钱了。接着又是等待时间,周围疏散坐着看上去日本人的人,有的玩手机,有的打手机,有的看平板,男的都是西装革履的,不过,心里总感觉他们像是某些影视作品中的某些场合的某些人。晚上8点登机,飞机晚了约2个小时,广播又不说是什么原因。到大阪时,北京时间已是10:30,然后办入境手续,只见日本本国人十分顺利畅通地回国,而大批的外国(更准确地说是中国)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外国,也能看到我们龙的传人的身影。因为那个表上只填写了日本某街道的地址,没写明酒店名字,有个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不断指着人群手中的表格说“hotel name”,我们又请教领队怎么写,有的同事没写过日文,把“り”写成“11”,不过,谁在意这些细节呢?搞完后坐车去宾馆,日本导游和我们同一辆车,因为还有人在另外一辆车,导游也没多介绍。到了宾馆,日本导游自我介绍姓李,我们叫他李さん,华人,来日本20多年了。李さん讲解在日本吃住行等方面的事情,比如,在日本,水是可以生吃的。此时,当地时间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于是匆忙洗澡睡觉。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的第一次异国之眠献给了日本。

次日,比较早就起来了,在异地睡眠质量一般不好,即使很累,也没有睡得很好。虽然昨晚(准确说是今天凌晨)导游说可以直接装水龙头的水来喝,但我还是不放心,还是烧开水喝。早餐和国内旅游时吃得差不多,馒头、饭、粥什么的,还有日本的特产:鱼片(在后面的日程里,几乎天天早上有鱼片吃)。

8点钟坐车出发,去大阪城公园。据我观察及导游的介绍,日本的司机有2个特点:一是年纪稍大,二是主动装卸旅客的行李箱。把行李箱直接放到地上,司机就会把你的行李放到车里,到了宾馆,再把行李箱从车里拿出来放到地上。在路上,李さん说了丰臣秀吉等历史名人的事迹,可惜我对日本历史不感兴趣,也没做功课,听得不像有个对日本历史有了解的同事那样津津有味。

随后去了道顿堀,我们只逛了一条小街。我感觉像是桂林的中山路,基本是买东西一条街,东西不是很有吸引力,没什么人下手买。 然后坐车去衹园,路上导游说电影《艺伎回忆录》在这里取过景,可惜,我没看过那部片,不然,就可以看看到底在哪里取的景了。在衹园,印象深刻是真正看到日本的艺伎(我一直写的是“艺妓”,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身穿着鲜艳的和服,化了浓妆,脸涂得很白,估计晚上出来可能会吓人。由于胆小,又没单反,只能偷偷地拍了几张照片,以作纪念。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导游一直说的抹茶,我们几个同事买了喝了,除了有点苦外,没其它的感觉。后面又买了抹茶冰激凌,权当是解渴吧。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在衹园找吃的,碰到几个印度人卖咖喱饭,对我们说中文,三哥的口音和电影里的几乎完全一样,我估计我不会忘记。另外,旁边有个金发外国人,在卖肉夹馍,我们几个和他进行友好而简单的交流沟通,这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和外国人说那么多的英语——虽然不超过5句,虽然我不帮衬他的生意。

我们团有几天是不包午餐的,一般是导游放我们到一个地方,要我们自己找吃的,我们戏称之为“放羊”。——这是我后来才观察总结出来的。

下午,坐车去金阁寺,金阁寺又叫鹿苑寺,据说就是小时候看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的那个寺庙。不过我除了一体和那首歌的旋律外,对动画片里面的寺庙真没印象了。随着游人走了一圈,除了看到金灿灿的金阁寺外,还得了张入场守护纸符。 晚餐竟然是火锅,除了有芥末,其它的和国内差别不大。导游说是担心我们吃不惯地道的日本菜,所以才安排火锅的,这个团的安排还是挺细心的。

因为有比较多的时间在车上,李さん一路上给我们讲日本的生活。虽然我们现在所见所闻的不多,但听当地人讲当地的风俗,还是乐事一件。 第三日,主要在富士山脚下周边逛。 上午坐车去富士山时,远远地看到带有一点雪的山顶,心想,富士山,我终于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你了。

先是去了平和公园,本来行程是另一个地点的,导游李さん说那个地方不好玩,于是推荐了平和公园。这个公园游人比较多,但比起国内一些景点,还是显得比较有秩序。在这里,终于看到富士山那幅经典照片的拍摄所在地。樱花节已过,但还是可以看到比较多的樱花的。

虽然我一向不喜欢给自己拍照,但为了表示自己路过富士山,还是叫同事帮拍了几张。对于这点,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必要的,可惜的是,当年在桂林去象鼻山玩,没并有给自己留下照片,因而决定,在经典的地方,还是要拍照的。

之后去了一合目,听导游说,富士山有十合目,又说日本人一生要登过富士山,但现在只能到一合目,再过去,路被封住了。在一合目,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雪——又一个第一次在日本丢失了。至此,近距离的接触止,步于一合目了。

中午包餐,吃的是寿司,老实时,我吃不惯,特别是生的东西,但又没有其它的可吃,只好当是品尝日本正宗的寿司。 下午到富士山脚下某个小村逛了一下,虽说是农村,但比较我们家的农村,显得干净很多,人也少很多,家畜没怎么见着。或许去的地方不是真正的农村吧。

晚上住温泉酒店,这是那个旅游团鼓吹的特点之一,路上导游也强调泡温泉,温泉水含有什么矿物质,可以干嘛干嘛。但是,泡温泉时身上不能有其它东西,比如衣服。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挑战,为了不枉此行,只好舍命了。幸亏去的早,没什么人,只有我们团的几个人。我的另一个第一次,又没了。晚餐也是火锅,比较冤的是我们花了2万日元买了什么船——就是在一个小木船模型上放上虾、海鲜,外加萝卜丝和冰块。这是导游在车上强力推荐的,说什么正宗的海鲜。反正我后面不再打算吃生的东西了。

第四日,主要是去东京。

上午去了深大寺,个人感觉没什么好玩的。

中午去了浅草寺,又是放羊时刻,我那一万日元,就是在这里找开的,也是第一次在这里在自动贩卖机买了瓶水。一瓶水要100多日元,人民币大概6~7块钱,我买那瓶,看上去像冰红茶的样子,以为喝起来很爽,没想到味道真不咋的,完全对不起包装。浅草寺比较出名的是人形烧,导游也一直强调,不过我觉得还是国内的烧饼味道好很多。除了人形烧等吃的外,其它的店铺就是卖扇子、玩偶什么,和桂林晚上的中山路差不多。

下午终于到东京市区了,这里的街道十分干净,路上连垃圾桶也很少见。我有时在想他们想在扔垃圾怎么办,——或者他们境界高:无垃圾,何须扔垃圾。

我们首先去了天皇居住的地方,那条路上很多小石头,小沙子,走在上面,沙沙作响,据说是防止有人偷袭。围墙很高,又有门卫守着,完全看不到里面长什么样子,只能在外面看看,外面也看不出来什么风景来,。导游还向我们介绍了当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的那个广播的那个喇叭。 后来坐了游艇。

傍晚时分,去红灯区逛一圈,地方叫什么名字忘了,反正就是红灯一条街之类的,据导游说就在政府楼附近,比较大型。在异国,第一次这么明目张胆的对着红灯区的店面——特别是广告牌拍照,心跳竟然微微有加速。

第五日,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地时刻:扫货。不过对于我这种水平的人来说,更多的是观摩别人如何扫货。团里有很多人这次来日本的目的就是买东西的。

路上李さん介绍了今天要去的地方,每个地方主要有可以东西买。上午去日本观光公社,这里的日用品和物品比较好,像洗衣球,据说用了这玩意就不用洗衣粉了,还有个洗菜吸收农药的小珠子,还有防止手机辐射的像贴膜一样的东西。但大多数东西真的是太贵了,哥买不起,就买了个洗菜的小珠子。

后面去了个不知名的店,有手表和首饰。手表太贵了,虽然品种繁多,外观吸引人,但掂了下钱包,还是没动心。后来看到有买颈链,看介绍是锗石,李さん说不错,可以防颈椎病什么的,心想,作为IT人,不得不防这些职业病,一狠心,和另外一个同事分别整了一条,3万日元。

接着去秋叶原,我买了些化妆品,无非是些洗面奶什么的。有团友买了很多个电饭煲,一个要人民币好几千块。后来有人带的煲超过飞机免费托运的数量,还让我帮托了一个。

下午去银座,这里基本上是高消费人群的天堂。我也只能做一个过客,匆匆来,匆匆走。后来去了个买电子产品的大楼,去买手表和有耳机。其实我来日本也想整块手表回去,但观察那么多店,没有适合我这种消费能力的。在买东西过程中,发现不懂日语也没什么关系,一般人家都是明码标价的,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含糊,不像国内,还可以讨价还价;而且还有写着几国语言的牌子,比如有没有银联卡,有没有护照,优惠多少;另外一点,要学会用手势,比如我们不懂手表调表器怎么说,直接用手比划,店员也能理解。有钱去国外买东西,语言不是问题。

第六日,9点半去静冈机场,差不多中午才到,办好登机手续,然后坐等某航回国的飞机,其中用wifi上上网,去小店里逛逛,看看买些什么小物品回去,不必再表。下午差不多该上机时候,广播通知航班取消,日本导游已经完成他的任务回去了,幸亏同一航班的还有另外一个团,人家的日本导游还没走,于是艰难的交涉开始。中国领队通知日本导游,李さん终于又回来了。不知某航的高层领导决定还是中层领导的意思,这次航班消失了,竟然只想安排个晚饭,住宿要自己解决,还要自己坐大巴回市区。我们当然不同意,一直挡着那个某航的工作人员,不让他跑路。其实交涉双方在某方面达不成一致,或者利益没有到达双方认可程度——综观其它事件,个人觉得大概或者可以这么认为吧。交涉过程有五六个看上去是警察样子的警察在旁边强势围观,不时窃窃私语,可惜听不懂人家在聊什么。最后,终于有了新进展:某航同意安排去名古屋机场旁边宾馆住宿,并确定并安排好明天的回国航班,但不包吃。无论如何,总算是有了希望,总算是有了盼头了。去名古屋路程远,人多车少,某航代表是想用一辆大巴就装完所有的人,结果不行,害得我们团被分成两部分人。我们坐等第二辆大巴时,人家机场准备下班了,工作人员都开始清扫了。李さん帮我们几个人买了水和面包,这点让我十分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我们几个同事聊起这事,大家都有同感)。后来回到上海,办理转机手续后,某航的工作人员打来盒饭,看样子像工作餐,这也让我们心里好过些,这也让我们搞不懂,在这里,区区个晚餐,对于一个航公司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吧?特别是相对于公司的名誉及客户的感觉。

去到名古屋机场旁边宾馆时,去小店里买了泡面。听说日本的泡面好听,我感觉一般般。上床睡觉时又差不多凌晨了。今天虽然没去什么地方玩,但更累。

第7日,终于在名古屋机场登上了回国的飞机了。其间事情,不表也罢。下午6点,回到了上海,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找某航索赔,终于商讨,每人得800块。办完转机手续,吃完盒饭,坐等回南宁的飞机。9点飞回南宁,半夜到南宁机场,坐大巴到火车站,然后打的回高新区,上床前,开电脑回了个邮件,发了个消息给主管,说明天不上班了。明天的事明天再说,此时,已是凌晨1点半了。

后记:公司报完旅游经费,某航的赔偿,加上我们自己买的保险的理赔,经计算,个人此次日本行花了4K人民币。一个月的辛苦钱,除了得到回忆和经历,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