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3年的记录

因为亏损严重,一直不敢面对现实,虽然不至于关灯吃面,但也让自己不去想。

2012年初时和同事去国海开户,当时有个师姐在那里上班。按我的习惯,去之前做好了准备,知道要带什么东西,也在官网填写了风险评估表,利用一个中午时间办完所有的手续,回到公司,离上班还有几分钟。

我也不知是哪根筋抽了去搞股票,在没有决定开户之前,我其实已经开始看证券投资学方面的教程——实际上我是在过年的时间看的。而对于金融学、货币银行等,也多多少少去看了。之后,就专门看技术分析方面的书籍了。

开始时,不太懂,印象很深的一支是重庆啤酒,当时看跌了很久,从八十到二十几块。我在三十多的时候买了1手,本想赚到1K时就抛,结果就差一点点没到,自己也不甘心,继续等待,但终于在后面回落途中抛了,赚了几百。

开始的技术分析不太行,看了这方面的书,对每一种K线也有了解,也听信了其中的一些话,比如下影线很长表示下档有支撑,看涨,根据这个知识点,我冲动了一回,结果亏损。 对于持仓没想过管理,都是满仓,有一次还有几百块钱,就买了一支2块9毛的股,结果看了几天,每天在1分钟上下打得不亦乐乎,实在没耐心,抛了,亏了手续费。后来我一起对于低价、大盘股心有余悸,决定不再碰了。

经历过初期的懵懂后,依然没有什么思路,之后就走上了不归路,加上市道不好,割肉是常有的事。看好的三一,结果阴跌。有一次买太极实业,最大亏损达2K,在当时的我看来,是很大的数目了(现在看依然是),但坚持不抛,最终反亏为盈。

后来接触量学,学习分析成交量,但功力不深,还没有什么好的心得。

有段时间,实在折腾够了,打算长线,买了海康,结果跌了一年多,从26跌到16,我实在看不到头,于是割肉离场。结果就在15块起飞,到现在番了一倍多。 总之,我运气一向不好,买什么跌什么,都在买在高点,抛在低点。 有次买了一支股后就不久就重组了,结果重组失败,连续2天大跌,当时浮躁,抛了。后来涨起来又买,结果又重组,结果又失败,又抛。去年再次重组,到今年年中复牌,赶上好时光,连续6个一字板。

如今,看久了K线,慢慢琢磨主力的想法,练习自己的盘感,并长期跟踪选中的股。至于各种技术指标,在初始时是学了不少,但现在只看K线、均线、成交量、MACD、BOLL这几种。

上面提到的海康,今年出了个黑天鹅,其实从程序员角度看,看不得很大的利空,因为凡连接到互联网的都有入侵的可能,凭海康实力,完全可以通过固件来修复,当天大跌,但后面依然搞了一波行情,想想,自己应该是冒一下险。

对于仓位,我打算多种组合,长线的话,以我性格是耐不住的,不防以波段为主进行中线操作,至于短线或超短线,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冒进欲望,快进快出。

对于手续费,直接今年4月份,有关部门允许一人多户时,我才去留意。开户的时候,看过佣金,是千分之三,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同事去同一家开户,只收万分之三,这时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我的手续费原来这样贵。不过我与时俱进,用手机在另外一家证券公司开了户。后来在原来那家的官网上找客服,结果不理我,于是我将钱全部转到另一个账号去了。 有时想想,自己对股市的投机的目的性不明确。所以影响了决断。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会将收回已亏的本金作为目标。
李迟 20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