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25周周记:岗位想法

对于关键路径,这周部门例会我上去讲了关于移植内核的事务分解。听说这个事公司层面很重视,后面大boss可能会抽查员工。

对于项目上的事,还是老样子,天天说流程不能把所有的事都作规定。但要审核的还是要审核,比如项目进度计划表,非要二把手审核,我之前每次发电子邮件都提要审核,但始终未审核。这不,项目管理部的人来催我了,我只好再次发电子邮件要求审核,而且指名道姓,字体加大加红,最后终于有回复了。对于这种事,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有理,我按流程发出来了,有关人员也应该按流程审核,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

——为了个文档审核的事而搞这么久,真心觉得不值得。

这周也为项目验收的事纠结,由于“傻屯”项目在验收时发生严重分歧,为避免此类事发生,各位领导都意识到要预先做好项目验收的标准,但产品经理就是简单说几句谁都想到的话,无非就是界面简单易用,系统稳定,等等。但就是没有详细一点的。虽然是兼职的项目经理,但也不想这类事不清不楚,于是就询问。但项目管理部也没明确回答,还是老样子。实际上,产品经理不懂怎么验收,该部门的人也不懂怎么验收,而问我有什么建议,我就更不懂了。

这就好比前面有个坑,我知道,领导也知道,我想避免入坑,但我不懂该如何做,领导好像也不懂。对于某些研究,好像没有统一的规划,而单单靠几个基层员工来推进,有点本末倒置了。——这多多少少也是为什么新平台预研一年多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原因。再这样下去,今年也不会有新进展。

关于个人岗位的想法,我发电子邮件给领导了,本来想了很多套说辞,但都不怎么理想,干脆就明说。我的意思大概有几点,首先我当前所做的工作是不符合岗位定义的,我记得我的岗位是搞平台相关的东西——当然,如果认为运行在这个平台上的问题也是平台的问题,那我无话可说。其次我想主攻业务程序,因为这类的岗位更受人认识和尊重,搞内核再好,其它人没概念,但如果把公司代码架构搞得很熟,别人会认为你是大牛。最后如果还维持当前的状态,可能我两头都搞不好。说白了,钱给得不够,我不想干2个人的活。然而,我知道我提的意见没什么用,我也知道结果还是像当前这样,很有可能是把岗位定义给改了。

例会上提到关于外派人员给其它部门的事。年初时,我们部门派了2个人到其它部门,说是去学习,还不如说是其它部门人手不够要人去帮忙。当时就开玩笑说可能一去不回了。这不,例会上领导说其它部门有这个意思。然后又提到领导们开会的建议,说谁想到其它部门学习就可以提申请。我觉得这点不合理,只见我们部门派人去“学习”,又没见其它部门派人来“学习”。另外,本来部门就这么多人,这么多事,人一旦少了,事肯定就压到其它人身上了。幸好,很多人都是反对的。

这周大boss发电子邮件说公司要搬到高新区。当年毕业第一份工作就在高新区,如今好多年过去了,又要回到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