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28周周记:年中总结

“爱提踢斯”项目我已尽能力(但未拼命)做了。技能不够高的,在能力范围内,我都先帮分析bug原因,直接告诉相关人员去查。有些我不懂,就爱莫能助了。项目我已经申请过一次延期了,但还是不放心。

本周最重要的事应该是公司年中总结,当然,我level不够,管理层的会议是不可能知悉的。在部门例会,对半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总的来说,完成的任务不多,有些是很好地实施完,有些是有计划安排人做,但做得不好,有些是没人没时间做。以我的感觉,公司领导只看结果,而不看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过多地解释原因是于事无补的。

好像又要算绩效了。如果按任务来算的话,我今年以来只完成了一个任务,有完整的任务需求、概要设计、自测、测试报告,并备份。其它是一些协助性的任务。比如,有个几年前别人维护的内核,识别不到硬盘了,查了一周多,解决。像这样的耗时又不讨好的事较多,但却不算到正式任务中。当然,这半年,大部分时间是参加项目,alpha版本在过年前完成,beta在过年来上班马上做,现在cigma,现在正在进行。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半年就过去了。我实在不好意思另写文章来总结。

对于岗位,主管在会议上做了安排,其实就几个人的事务做了调整,特别是我的。但一如我之前所料那样,即使提了意见,也是没用的。上个月底,我在电子邮件里写得很清楚了。我不想既做平台,又做方案,还兼职项目经理。我想专攻一个方向。但例会上,主管的意思是,以后方向主要做方案(顺带一句,主管说的:做方案其实就是做项目经理,或者:项目经理其实就是做方案),但旧的平台,依然是我来维护。我一听,这不和我不想做的是一样的吗?我来公司4年了,一共就3、4个CPU,一年多了,都没使用新的CPU,所以“旧平台”,不就是现在所有的CPU吗?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在“爱提踢斯”项目中,前期的内核、根文件系统,是我做的,但很多人肯定不知道我为此付出了多少。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两个东西肯定不重要,只要系统工作得好,不出问题,就OK了。我所做的事,是体现不出来的。而在该项目中,我的角色是“方案整合人”。我还没见过公司有哪一个“方案整合人”要去做驱动内核的——因为其它人不懂这一块的内容。不幸的是,这个角色是我,更不幸的是,我竟然恰好懂内核,除此人外,还有谁?于是我前期做平台的事,后期做方案上的事。实际上,我方案上的东西懂得不多,我拼命阅读代码,做笔记,画流程图,就是想听他们讨论问题时能听得懂。而到了现在,这个项目已经不需要搞内核的人了,于是我光荣地、正式地做“方案整合人”,同时也是项目经理。

我为什么不拼命地做好项目经理?我一直淡化我充当的这个角色。一来,能力有限,项目经理不是说当就能当的;二来,事杂而多,既搞开发,又做管理;三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公司有专门的岗位,名称就叫“项目经理”。即使我做得好,后面我将面对的是更多的事,而待遇,或者说回报,没提高。在这个公司,所谓“能者多劳”,也就是多劳而已,没有其它了。我现在的心态是,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我所面临的困境,在公司几乎没人有。对于我的岗位安排,我当然有意见,于是再次发电子邮件表明想法。但,主管叫我说“真实想法、具体想法”,我不是已经说了吗?我真实的想法是做一个方向的事。具体的就是:要么做平台,要么做方案。不想两者都做。后来就用企业QQ交流,我举了其它同事作为例子,他说做流媒体也很杂,我很想立马反驳:做平台很杂,做方案很杂,做项目经理很杂,这三个很杂的事加到一起,比很杂还要杂得多。无论如何,经过半个小时的文字交流,终于做了决定,在完成当前项目后,做回平台的事。我本来就专长在平台这方面,术业有专攻,在公司这种分工很明确的地方,难道不应该如此吗?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现在不能妄下结论。而且,依照公司某些部门的坏习惯,我是逃不掉“爱提踢斯”项目的。

后来我了解到,是因为公司以前不重视搞平台,我们几个搞平台的人有意见,于是就调整我们做方案。但现在,从例会上已经隐约感受到,公司又重视平台了。我只能说我运气不好。

当然,我并没有恶意反抗公司的决定,相反我遵守。如果说公司一定要我做着当前的这个状态的事,那我没二话。我的精力、时间有限,在没有足够的物质激励情况下,我不会拼命的。我两头都做,往往是两头都做不好。有些客观事实,是不能随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的昨天打电话给妹妹,小外甥女的手术很成功,已经出院回家了,每天要吃药,一个月后再去复查。愿我那未见过面的小外甥女健康成长。

李迟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