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迟当官记6:项目

项目 5月底还是6月初,公司决定做一个新平台,通过渠道买了台湾一家公司的demo板。领导L交待我们说直接抄这块板子。当时流行的人才培训制度是人人都要做项目经理,因此,就任命我做项目经理。但我本身对项目流程了解不多,技术也不够,我直接说我不太行,于是,领导又任命代理主管做统筹全局,安排项目进度的事。后来代理主管直接拿以前的project工程给我,让我写项目时间表,很多事又不参与,基本上与做代理主管的形式一样。可惜,我经验不多,后来这个项目做得不成样子,我也放之任之了。

时间紧,任务重,前期的准备不充分,直接就进行项目。因为诸多技术未深入了解,这个“抄”,又为日后的研发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坑。有些模块,本来说来是“抄”,结果又要加入自身特有的模块,弄得不兼容,又是扯皮又是改代码。本来那些模块已经有现成的,应该是其它部门直接提供的,但代码架构导致了耦合性太强,分离不出来,于是,又是我们部门的人改。——这些只是冰山一角,项目中涉及的东西何其多!

这个项目本身是公司对某种技术作积累,因为某些模块被那个公司封锁,要使用的话,每个设备都要花钱购买授权,公司当然不肯,于是在项目进行时,又另起一个任务,对该技术进行攻关。我还记得当时说在某月某日前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就可以休息半个月。这个愿望最后没有落实。直到现在,还时不时抛出类似的话语。而并行进行多个任务,可以说是公司的一大特色。 在这个项目中,我要安排项目时间表,说实话,我觉得此事十分难办,因为很多事有不确定性,不能肯定说那一天就可以完成。但时间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内容,我只能感叹项目管理学问太大了。

马马虎虎做完后,向领导汇报,领导看了不满意,把时间压了很多。特别指出bootloader的移植花费时间太多,我的看法是这个平台不熟悉,有些驱动并没有很容易做完,测试完。领导又向我传达一个思想:板子没到之前要写好程序,板子一到,就是调试程序而不是编码。这个思想太完美了以致我很不赞同。对于时间,我按以前的案例,给了10个工作日,但领导却认为用了半个月(连周末4天,就有14天了)。原来,领导看时间,是把周末也算上去的。后来也时不时听到领导在周五给其它人安排,然后说下周一要交货。

另外一个项目,虽然主要任务不在我们部门(对于平台底层的工作,在公司从来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前期预研我们要做。但时间却不足够。样机出来一周,就要准备一切让应用程序跑。其实这是对嵌入式不了解导致的,公司一直如此,即使后来出来一些底层技术难关时,也是当时才意识到,过后又忘了。有一个技术点,前期谁也没想过要测试,只看数据手册的说明。到后期问题出现了,直接指责说当初的预研不到位,测试不到位,继而涉及到认知的问题。以至后来一旦有预研的任务,我脑海条件反射似的出现一堆的测试项。

我的看法是,项目本身就有很多未知的难点,风险,要攻克,就得花人力、物力。公司有时直接和行业巨头公司比,我觉得不切合实际。也正因为自身技术不足,我只能做一个程序员,而不是架构师、项目经理。

我也是从那时起了解了一个项目和其它部门的沟通协作,以至于后来有些事情看似简单,实质涉及多部门,我都一一指出,很多人看来觉得我想得太多了,不够主动,不够担当。其实我不想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再次发生。多次发生后,我也不再理会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无论怎样,这些经历都是十分宝贵的,让我学习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