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6 部门例会牢骚记

这次会议的时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长——实际上,自从部门合并以来,一共也就开了3次部门例会。 会议主要是回顾之前的工作,还有部门岗位划分以及流程整理。 3、4月的部门评分很低,可以认为是“差评”,对于公司部门之间评分以及高级领导对部门的评分的做法,不说也罢。其中有一点,是知识体系的评分,我觉得这个本身十分扯,更扯的是,公司领导竟然因为“看不到部门人员的知识体系”而将此项评为0分。我不觉得领导会听我讲ELF格式,讲PPS、SPS,我也不觉得领导会知道ELF这个东西在嵌入式的重要性而看到我对它有了解从而对我的知识体系加分。如果领导一定要看到知识体系的效果,我还是直接学习UI然后改善UI响应速度,改善UI的界面效果,这样效果更直观更容易看到。

阅读全文>>

入手个单反了

前段时间买了个佳能的入门级的单反600D。除去去年被偷的那个消费级的相机外,终于又再拥有一台相机,而且比我的笔记本电脑还贵几百块。

阅读全文>>

日本游记:日本印象

有幸可以有机会出国旅游,而且第一次出国就去了日本。带我们团的人姓李,我们叫他李さん。旅游期间,多为李さん所述,部分是我所见。这次行程比较短,了解日本的风情、文化、社会当然也浅。

阅读全文>>

日本游记:流水账

其实这次旅游也是比较匆忙的。

因为是早上的飞机,凌晨就要出发去机场了。所以去之前,联系好了出租车司机。另外工作上的事也发邮件交待一下后事。不过按惯例,是我负责的事情,回来后还是由我来负责。

11号那天凌晨4点半不到就起来了,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包就搞定。坐出租车,顺道带了另外3个同事。到了机场,和其它同事还有领队会合。除了我们公司的同事,还有一半人是其它游客,这时发现只有2个人是拿背包的,其它的人都是拿箱子。 没有从南宁直达日本的飞机——或者说,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先飞到上海,下午再飞日本大阪。上午飞到浦东机场,发了午餐券,共80块,于是吃了有生以来最贵的午餐。然后是无聊的等待时间,上厕所、上网、打瞌睡。按下不表。

出了境,所有的同事兑换的钱凑在一起去换日元,我换了1万,RMB大概是630块,机场有点小贵,早知道就先兑好钱了。接着又是等待时间,周围疏散坐着看上去日本人的人,有的玩手机,有的打手机,有的看平板,男的都是西装革履的,不过,心里总感觉他们像是某些影视作品中的某些场合的某些人。晚上8点登机,飞机晚了约2个小时,广播又不说是什么原因。到大阪时,北京时间已是10:30,然后办入境手续,只见日本本国人十分顺利畅通地回国,而大批的外国(更准确地说是中国)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外国,也能看到我们龙的传人的身影。因为那个表上只填写了日本某街道的地址,没写明酒店名字,有个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不断指着人群手中的表格说“hotel name”,我们又请教领队怎么写,有的同事没写过日文,把“り”写成“11”,不过,谁在意这些细节呢?搞完后坐车去宾馆,日本导游和我们同一辆车,因为还有人在另外一辆车,导游也没多介绍。到了宾馆,日本导游自我介绍姓李,我们叫他李さん,华人,来日本20多年了。李さん讲解在日本吃住行等方面的事情,比如,在日本,水是可以生吃的。此时,当地时间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于是匆忙洗澡睡觉。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的第一次异国之眠献给了日本。

次日,比较早就起来了,在异地睡眠质量一般不好,即使很累,也没有睡得很好。虽然昨晚(准确说是今天凌晨)导游说可以直接装水龙头的水来喝,但我还是不放心,还是烧开水喝。早餐和国内旅游时吃得差不多,馒头、饭、粥什么的,还有日本的特产:鱼片(在后面的日程里,几乎天天早上有鱼片吃)。

8点钟坐车出发,去大阪城公园。据我观察及导游的介绍,日本的司机有2个特点:一是年纪稍大,二是主动装卸旅客的行李箱。把行李箱直接放到地上,司机就会把你的行李放到车里,到了宾馆,再把行李箱从车里拿出来放到地上。在路上,李さん说了丰臣秀吉等历史名人的事迹,可惜我对日本历史不感兴趣,也没做功课,听得不像有个对日本历史有了解的同事那样津津有味。

随后去了道顿堀,我们只逛了一条小街。我感觉像是桂林的中山路,基本是买东西一条街,东西不是很有吸引力,没什么人下手买。 然后坐车去衹园,路上导游说电影《艺伎回忆录》在这里取过景,可惜,我没看过那部片,不然,就可以看看到底在哪里取的景了。在衹园,印象深刻是真正看到日本的艺伎(我一直写的是“艺妓”,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身穿着鲜艳的和服,化了浓妆,脸涂得很白,估计晚上出来可能会吓人。由于胆小,又没单反,只能偷偷地拍了几张照片,以作纪念。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导游一直说的抹茶,我们几个同事买了喝了,除了有点苦外,没其它的感觉。后面又买了抹茶冰激凌,权当是解渴吧。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在衹园找吃的,碰到几个印度人卖咖喱饭,对我们说中文,三哥的口音和电影里的几乎完全一样,我估计我不会忘记。另外,旁边有个金发外国人,在卖肉夹馍,我们几个和他进行友好而简单的交流沟通,这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和外国人说那么多的英语——虽然不超过5句,虽然我不帮衬他的生意。

我们团有几天是不包午餐的,一般是导游放我们到一个地方,要我们自己找吃的,我们戏称之为“放羊”。——这是我后来才观察总结出来的。

下午,坐车去金阁寺,金阁寺又叫鹿苑寺,据说就是小时候看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的那个寺庙。不过我除了一体和那首歌的旋律外,对动画片里面的寺庙真没印象了。随着游人走了一圈,除了看到金灿灿的金阁寺外,还得了张入场守护纸符。 晚餐竟然是火锅,除了有芥末,其它的和国内差别不大。导游说是担心我们吃不惯地道的日本菜,所以才安排火锅的,这个团的安排还是挺细心的。

因为有比较多的时间在车上,李さん一路上给我们讲日本的生活。虽然我们现在所见所闻的不多,但听当地人讲当地的风俗,还是乐事一件。 第三日,主要在富士山脚下周边逛。 上午坐车去富士山时,远远地看到带有一点雪的山顶,心想,富士山,我终于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你了。

先是去了平和公园,本来行程是另一个地点的,导游李さん说那个地方不好玩,于是推荐了平和公园。这个公园游人比较多,但比起国内一些景点,还是显得比较有秩序。在这里,终于看到富士山那幅经典照片的拍摄所在地。樱花节已过,但还是可以看到比较多的樱花的。

虽然我一向不喜欢给自己拍照,但为了表示自己路过富士山,还是叫同事帮拍了几张。对于这点,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必要的,可惜的是,当年在桂林去象鼻山玩,没并有给自己留下照片,因而决定,在经典的地方,还是要拍照的。

之后去了一合目,听导游说,富士山有十合目,又说日本人一生要登过富士山,但现在只能到一合目,再过去,路被封住了。在一合目,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雪——又一个第一次在日本丢失了。至此,近距离的接触止,步于一合目了。

中午包餐,吃的是寿司,老实时,我吃不惯,特别是生的东西,但又没有其它的可吃,只好当是品尝日本正宗的寿司。 下午到富士山脚下某个小村逛了一下,虽说是农村,但比较我们家的农村,显得干净很多,人也少很多,家畜没怎么见着。或许去的地方不是真正的农村吧。

晚上住温泉酒店,这是那个旅游团鼓吹的特点之一,路上导游也强调泡温泉,温泉水含有什么矿物质,可以干嘛干嘛。但是,泡温泉时身上不能有其它东西,比如衣服。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挑战,为了不枉此行,只好舍命了。幸亏去的早,没什么人,只有我们团的几个人。我的另一个第一次,又没了。晚餐也是火锅,比较冤的是我们花了2万日元买了什么船——就是在一个小木船模型上放上虾、海鲜,外加萝卜丝和冰块。这是导游在车上强力推荐的,说什么正宗的海鲜。反正我后面不再打算吃生的东西了。

第四日,主要是去东京。

上午去了深大寺,个人感觉没什么好玩的。

中午去了浅草寺,又是放羊时刻,我那一万日元,就是在这里找开的,也是第一次在这里在自动贩卖机买了瓶水。一瓶水要100多日元,人民币大概6~7块钱,我买那瓶,看上去像冰红茶的样子,以为喝起来很爽,没想到味道真不咋的,完全对不起包装。浅草寺比较出名的是人形烧,导游也一直强调,不过我觉得还是国内的烧饼味道好很多。除了人形烧等吃的外,其它的店铺就是卖扇子、玩偶什么,和桂林晚上的中山路差不多。

下午终于到东京市区了,这里的街道十分干净,路上连垃圾桶也很少见。我有时在想他们想在扔垃圾怎么办,——或者他们境界高:无垃圾,何须扔垃圾。

我们首先去了天皇居住的地方,那条路上很多小石头,小沙子,走在上面,沙沙作响,据说是防止有人偷袭。围墙很高,又有门卫守着,完全看不到里面长什么样子,只能在外面看看,外面也看不出来什么风景来,。导游还向我们介绍了当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的那个广播的那个喇叭。 后来坐了游艇。

傍晚时分,去红灯区逛一圈,地方叫什么名字忘了,反正就是红灯一条街之类的,据导游说就在政府楼附近,比较大型。在异国,第一次这么明目张胆的对着红灯区的店面——特别是广告牌拍照,心跳竟然微微有加速。

第五日,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地时刻:扫货。不过对于我这种水平的人来说,更多的是观摩别人如何扫货。团里有很多人这次来日本的目的就是买东西的。

路上李さん介绍了今天要去的地方,每个地方主要有可以东西买。上午去日本观光公社,这里的日用品和物品比较好,像洗衣球,据说用了这玩意就不用洗衣粉了,还有个洗菜吸收农药的小珠子,还有防止手机辐射的像贴膜一样的东西。但大多数东西真的是太贵了,哥买不起,就买了个洗菜的小珠子。

后面去了个不知名的店,有手表和首饰。手表太贵了,虽然品种繁多,外观吸引人,但掂了下钱包,还是没动心。后来看到有买颈链,看介绍是锗石,李さん说不错,可以防颈椎病什么的,心想,作为IT人,不得不防这些职业病,一狠心,和另外一个同事分别整了一条,3万日元。

接着去秋叶原,我买了些化妆品,无非是些洗面奶什么的。有团友买了很多个电饭煲,一个要人民币好几千块。后来有人带的煲超过飞机免费托运的数量,还让我帮托了一个。

下午去银座,这里基本上是高消费人群的天堂。我也只能做一个过客,匆匆来,匆匆走。后来去了个买电子产品的大楼,去买手表和有耳机。其实我来日本也想整块手表回去,但观察那么多店,没有适合我这种消费能力的。在买东西过程中,发现不懂日语也没什么关系,一般人家都是明码标价的,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含糊,不像国内,还可以讨价还价;而且还有写着几国语言的牌子,比如有没有银联卡,有没有护照,优惠多少;另外一点,要学会用手势,比如我们不懂手表调表器怎么说,直接用手比划,店员也能理解。有钱去国外买东西,语言不是问题。

第六日,9点半去静冈机场,差不多中午才到,办好登机手续,然后坐等某航回国的飞机,其中用wifi上上网,去小店里逛逛,看看买些什么小物品回去,不必再表。下午差不多该上机时候,广播通知航班取消,日本导游已经完成他的任务回去了,幸亏同一航班的还有另外一个团,人家的日本导游还没走,于是艰难的交涉开始。中国领队通知日本导游,李さん终于又回来了。不知某航的高层领导决定还是中层领导的意思,这次航班消失了,竟然只想安排个晚饭,住宿要自己解决,还要自己坐大巴回市区。我们当然不同意,一直挡着那个某航的工作人员,不让他跑路。其实交涉双方在某方面达不成一致,或者利益没有到达双方认可程度——综观其它事件,个人觉得大概或者可以这么认为吧。交涉过程有五六个看上去是警察样子的警察在旁边强势围观,不时窃窃私语,可惜听不懂人家在聊什么。最后,终于有了新进展:某航同意安排去名古屋机场旁边宾馆住宿,并确定并安排好明天的回国航班,但不包吃。无论如何,总算是有了希望,总算是有了盼头了。去名古屋路程远,人多车少,某航代表是想用一辆大巴就装完所有的人,结果不行,害得我们团被分成两部分人。我们坐等第二辆大巴时,人家机场准备下班了,工作人员都开始清扫了。李さん帮我们几个人买了水和面包,这点让我十分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我们几个同事聊起这事,大家都有同感)。后来回到上海,办理转机手续后,某航的工作人员打来盒饭,看样子像工作餐,这也让我们心里好过些,这也让我们搞不懂,在这里,区区个晚餐,对于一个航公司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吧?特别是相对于公司的名誉及客户的感觉。

去到名古屋机场旁边宾馆时,去小店里买了泡面。听说日本的泡面好听,我感觉一般般。上床睡觉时又差不多凌晨了。今天虽然没去什么地方玩,但更累。

第7日,终于在名古屋机场登上了回国的飞机了。其间事情,不表也罢。下午6点,回到了上海,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找某航索赔,终于商讨,每人得800块。办完转机手续,吃完盒饭,坐等回南宁的飞机。9点飞回南宁,半夜到南宁机场,坐大巴到火车站,然后打的回高新区,上床前,开电脑回了个邮件,发了个消息给主管,说明天不上班了。明天的事明天再说,此时,已是凌晨1点半了。

后记:公司报完旅游经费,某航的赔偿,加上我们自己买的保险的理赔,经计算,个人此次日本行花了4K人民币。一个月的辛苦钱,除了得到回忆和经历,就没了。

日本游记:准备篇

去日本旅游是比较短时间内决定下来的。 其实我对旅游不是十分感冒,可去可不去,既然是公司的福利,不去白不去——不过前几年,真有同事是因为个别事情去不了的。

阅读全文>>

周末蹭饭记

昨天去广西某投资集团某公司开业庆典上蹭了一顿饭,还喝了点红酒。 周五,有同事问我周末有没有空,参加他大嫂所在的公司的开业庆典,顺便吃个午饭。我认为应该不用加班的,所以答应了。那天晚上搞到11点半,然后决定周六不去加班了。

阅读全文>>

加班了

我十分反对加班。 领导也时时说不推荐加班,不要无效加班;但同时也常常说加班是因为部门统筹有问题或个人能力问题导致。总之,既不想让员工加班,又不想让额外加班的员工拿到额外的辛苦钱,一句说完:让员工多快好省地工作。

阅读全文>>

加薪了

近来心情不爽,李商隐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可惜我的傍晚或者在加班,或者在等公交车;附近是高楼大厦,没有古原;而且,天气老是阴雨绵绵。

阅读全文>>

又办了一张信用卡

我对信用卡其实不感冒。机缘之下,去年5月份办了一张招行的。是招行的人来公司上门帮办理的,当时对信用卡了解不多,觉得有一张也是好的,就办了。填些表格,签字就OK了。

阅读全文>>

办护照小记

去年我买了个表,时间一久,总觉得不太正式,于是有心想再买一个。在亚马逊逛了一下,看中几个价格款式都还可以的手表,但还未下定决定买。

前几天中午和同事闲聊手表,聊着聊着就聊到去日本买手表,接着谈他们去旅游的事。正好我旅游还没确定去哪里,有点想和他们一起去,一来是出国了,二来和他们比较熟,谈得来,三来他们的旅游基金比我多一倍,可能蹭一点。但可惜自己还没有护照。晚上培哥在QQ上说现在办还来得及。自己细想了一下,觉得可以考虑这个想法,——即使这次去不成,护照总是有用得着的地方。睡前上网了解了一下流程还有要准备的材料,选好路线。

早上起来发个消息给领导说请假半天,直接坐10路车到青秀山,但94路车一直没来,看了地图,觉得地方不远,就走路去了,刚走到公安局,这辆车也来到了。

走进去,问了人,说只要身份证和户口本就行了,我查官网说非本地户籍还要本地的缴纳保险的证明,看来网站也是很久没更新了。领了表格,打电话问老爸的出生日期(我只记得年份,日期忘了)、住址,然后到外面指定的照相馆照相,花了40大洋,顺便叫人家把照片电子档发到我邮箱好以便下次可能使用到。那张表格实在不敢恭维,A4纸,里面的地址栏太短了,又不知能不能写两行,于是只好写小字了,幸好,还能看得懂。填完表,贴完相片,复印好证件,去录指纹,照相,签名,签名还不能连笔,不知是机器识别算法不够好还是工作人员担心字看不清楚,一笔一画写好后,发现自己的字也不敢恭维。办完这些事后,去柜台再办——其实我就拿表格给那个人,自己也没要签字什么的,然后交钱。奇怪的是,这是只能刷卡,不能给现金,不知是担心收到假钱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正好,可以刷信用卡,交完钱后,继续办快递手续——也很奇怪,这里不能办理领证,要么要另一个公安局拿,要么寄快递。

庆幸的是,这里办事效率高,整套流程走下来,还不够一个小时,9点半到达,此时10点还不够。算上坐公交车的时间,回到公司也快中午了。 花的钱不算多:照相费40+ 复印费1+手续费200+快递费16+回去的公交车1,一共260大洋不到。 希望护照早点到手。

后记:拿到护照也比较快,3月4号上午10点办完,3月14号上午10点半快递到手上,一共10个自然日。看了护照上自己的签字十分不好看,早知这样,当初要写好一点了。

2013年李迟语录

以下是李迟个人牢骚,不要对号入座,谢谢。

1月
2012年度收支基本平衡,略有剩余,未出现财政赤字,符合预期目标。
家中被盗,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8.5K,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很严重。各位注意防盗,以免悲剧发生。

2月
7号回家,16号上南宁,家中信号不好,少上线。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恭喜发财!
一直在追涨,从未得手过,一直在研究,从未成功过。吾不以为意,若问老夫掂不掂,对曰:掂!掂过碌蔗!

3月
又是一年议政时。实干兴邦,共圆中国梦。代表委员辛苦了!
壮士断臂,壮哉!惨哉!
46路呢还是35路?前者耗时省钱,后者省时耗钱,的确矛盾。
没有被“烫”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没有被“屯”过的孩子也不是好孩子。
——重拾VS有感
爬黄山归来。
那些个开源项目更新速度太快了,跟不上。

4月
清明时节雨纷纷,股市小散欲断魂。岑溪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代码。–迟

一斤芥菜二两水。
——买菜有感

“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得到什么”,是个让人痛苦与躁动的问题。
——这句话长期在我的个人签名中

七荤八素、七零八落、七上八下,奈若何,奈若何。
——实然接手部门有感,毫无交接情况下接手,后半年因此而变化甚多。

又回到了加班的日子?
——记得是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也可能是补救的事情。

连续上了12天班,创本年度新高及历史新高。

连续上了15天班,再创历史新高,希望从此变成历史。不堪往事就让它过去吧。
——不说了。

5月
每天早上站立会,隔一天汇报进度,一周2例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领导实然用软件工程课本的scrum来要求每天开scrum会议。汇报进度是指一个年初开始的项目。

6月
天天都累。说用积极态度对待,那是骗自己的。

7月
某天加班,特来留名记念。
——凌晨加班记。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你可能就永远做不了了。
——头脑发热记下的。

8月
昨晚是今年第一次失眠。如此突然,如此寂静。
——与女朋友闹矛盾后记(后来和好了)。

为什么工作上的时间计划要将周末两天算上去呢?
——向领导汇报一个项目的调试计划,计划是十个工作日,但领导认为是半个月时间(后来时间被压缩)。

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与以前完全不同。到底是什么在变化?

任务并行进行,一个未完一个又起。等人家要技术积累时,能否回答:哪来的时间做技术积累?
——公司有点技术含量有占用的技术文档不多情况下记。

饼,大饼,画大饼。
——本来想写个对联什么的,但写不出。

有些事就像月度预算,会超出预算的一定会超出,计划得再好也没用。
——这句话实际是说公司的一些制度,但有些朋友看成是月度消费预算。

忙里不知肉味,偷闲那有功夫。
近来始觉生活工作,全是两点一线。
——还是学生的时候,学着《西月江》填了首自创的,如今,不行了。

什么事都是紧急的,就没有什么是不紧急的。
——部门事务混乱情况下记。一是我的原因,另一是领导原因。

9月
对上说话无份量,对下说话无力量。何以至于斯?
——有些事,领导不会理解你,有些事,员工也不会理解你。

昨夜梦与周公,问公前途如何。
(西江月,待续)
——还是《西江月》词

勤劳的李迟记录:
不想画流程图?放着我来;
不想写文档?放着我来;
没时间做这个事?放着我来;
不想干这事?放着我来;
——有些事员工不想做,但又没权威,而领导又要,只好自己上了。

实然发觉,自己没有主攻方向,没有核心竞争力,不搞内核,不搞上层,不搞架构。这是何等悲哀啊。

关于LUT的理解:
LUT即查找表,在很多地方都使用到,就不能写得具体一点?到快餐店跟老板说要一份“外卖”,你看人家会给你什么。做事不要人云亦云,不懂要去查。
——某项目某需求的理解,公司文化如此,不说也罢。

时不时被些能力范围之外但不得不去做的事烦着,这种日子何时是尽头?
——心累的开始。

怎么会有合理加班和不合理加班的说法?不合理加班不给补休,谁来评价?
——公司不提倡加班,加班是因为你能力不行,或者你时间安排不合理,公司不会给你钱。开始加班有补休,发现加班的人太多,提出此要求。虽有加班单,虽有补休,但我这一年从未请假、从未补休。我不想在补休时被电话打扰。

写规范文档花时间,看规范文档花时间,理解规范文档花时间。大大小小差不多200多个文档。
——学习公司规范、程序、制度有感。

涨薪要什么理由?干活辛苦算不算?干两个人的活拿一个人的钱,算不算?不涨工资走人算不算?
——领导说要给员工加薪,要我给出加薪理由,后面发现代理主管和领导已经谈好给谁加薪了——原来,我还是不能给员工争福利。

兴高采烈背包上班,总被些事扰,外阳下,独一人,等公车。
——每天早上我都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生活主像搞开发,你永远不知道前面有没有坑,什么时候有坑,有多大的坑。
——一直以来,我们部门都是在坑里度过,现在也如此,希望将来不会。

说话没份量,做个木偶吧,看开些。
——某天有感。

原以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结果也是不尽人意。
——继续有感。

一天挨2次批,七天假要在坑中度过了。
——同事离职,内核这块没多少人懂,被批。话说,人家来了一年不到,还要把几年前的内核看熟?然后移交?

——后来还是在国庆回来第二天前交货了。

10月
思维导图满天飞,大事小事安排了都要回复确认。
——自从培训了《经理五项修炼》后,天天强调思维导图,一个问题一定要给出三种解决方法。现在我跟别人讨论问题都会重复一下已定的结论。

越来越觉得不能适应了。是否该考虑考虑后路了?
——心有点摇动。

直恨此身非属我,惶惶终日弹指过。
托梦周公问前程,遥指东西无所获。
——某天上班路过米粉店有感而作。

重读《荷唐月色》,可惜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实然想起,好久没看散文了。

什么时候可以:看看电影,看看书,听听音乐,去湖边发呆,约朋友吃饭?
——后来还是抽空去湖边晒晒太阳。

事是那么多,人是这么少。敢问此事周一完成否?无语尤点头。XX未定版,YY已开搞。任务并行且紧急,此间身心意,谁人怜,何时休?
——加班后路过菜市场李记烧烤摊有感,无词牌名。李迟作。XX、YY为项目名称

许多年后,我依然还记得那一天早上站在邕江边,看着川流不息的江水和两岸的高楼大厦,做下的一个决定。
——李迟《十年孤独》卷首语(这个虚构的)。

11月
项目进度表就是把整个部门的人力耗完,不让人员有空隙。
——制定计划有感。

12月
每到月尾结算时,总不自觉问:我的钱去哪里了?

再次听谭校长的歌,恍惚回到儿时,当年玩泥巴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
——我还记得小时候边听谭校长的歌,边玩泥巴。

说好的计划时间,又缩短。说好的事务,又被其它中断。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又一次时间被压缩。当时画的大饼是:周末加一下班,周一可以在家睡大觉。——当然,仅是大饼而已。

整天问项目进度。领导A问完,领导B问。不问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就是问什么时候完成。要是搞开发能知道哪天一定能完成什么事,一定能解决什么bug该多好。
——公司专门成立项目管理部,基本就是干这事。

晚晚梦到寄存器,还有“下周一之前”,和“周末加一下班”以及“加班不要太晚”。
——还是更多的词汇。

说这个问题很容易很简单的有10种人:一种是懂这门技术或方法论的,另一种是不懂的。不理解这段话的也有10种人,一种是懂二进制的,另一种是不懂二进制的。
——最怕别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半天能搞定。一个极端的例子:51你都搞过,ARM还搞不定?

1、科学上的事科学家说了算。
2、成功了,算你们的;失败了,记我账上。
——观《聂荣臻》有感。

让底层软件适应上层软件,本末倒置。想法不可取。
——做某项目有感。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四海升平,风景这边更好!
——加班路过菜市场观幼儿园小朋友晚会有感

今年买了个表

我对手表不是十分的感冒。 小学时流行外形似call机的电子表,自己买了一个来玩,才几块钱。高中买过一个几十块钱的石英表,戴过一段时间,现在不知扔哪里了,估计在家里的某个角落吧。刚开始工作的那一年,因为软考,买了个2块钱的电子表看时间,现在估计也扔了。

阅读全文>>

挂失公交卡

前段时间不知道怎的把公交卡弄丢了。仔细想来,应该是掏钱时顺便把卡给掏没了,因为我的卡是和零钱放到一起的。卡里的钱还有很多,足够我几个月坐公交车的,于是赶紧想办法挂失补办。

最先想到的是打电话挂失,在发现卡丢时,在网上找到相关的电话,打过去,没人接听,应该是人家下班了。后来挂失时特意看了下贴在墙上的工作时间表,夏季下班时间是晚上7点。我打过去时还不到7点,但没人接口,不知是我看到的信息落后还是其它原因。

第二天早上打电话,终于有人接了。但人家告诉我,不能用电话挂失,只能到XX路XX号办卡处挂失。没办法,只好去办了。办理挂失卡的女同志态度不差,问一些问题都能回答。在几个表里签个名就搞完了。不过,挂失后不能马上补办,也不能查看余额,必须两天后才能补办,才能查看余额。没办 法,只好两天去办理了。幸好,卡里的钱一分不少(多亏平时用手机记账)。虽然多花了十五钱工本费,但保住那么多钱,损失也不算严重。

这件事让我不爽的是办理时间长,办理效率低,不能用电话挂失,不便民。话说,像这种部门,哪里会考虑那么多?

从这件事中,我认真体会到了不要弄丢什么东西,特别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证件。后来有一次蹭同事的电驴回家,同事告诉我他的钱包丢了,里面有信用卡、银行卡、身份证,现金若干。可以想象,他的损失有多大。

失败的星期五

前段时间,一个有计划且美好的周五不幸消失了,仅以此文为记。 很久没有进行部门活动了,计划去聚餐以及打球,到了下午,在讨论组里提出活动建议,没人响应。继续建议找人去订桌,没人响应。一直拖到将近下班。后来决定不去打球了,只去吃饭,看见没人积极订桌,只好叫前台在附近一家订了。离下班还有半小时时,被上头叫去办公室,要马上解决一个这几天一直在解决的难题。没想到,这一去,就搞到半夜。这一去,后来要在不同的场合当众认真做自我检讨。

阅读全文>>

目前的状况

不知是不是作为程序员本来就很累,还是只是因为个别特殊原因。反正,我现在就觉得特别累。 从去年底开始,公司陆续出现人才流失——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时不时有人走了。有些时候是到我发现某个人不来上班时才知道那个人已经离职了。

阅读全文>>

2011年个人总结

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0年,我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社会青年;2012年,是传说中的“世界终结年”。作为一名以写代码为生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都有很多东西需要总结。

阅读全文>>

我的25岁生日

前几天的周末,去区图书馆办了张借书证,借了两本书。办借书证大约犹豫了一个月左右,毕业一年多了,发觉自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而上班时间又不允许自己去学——现在都是用以前的知识,因为新的东西还没学。像数据结构和算法这方面的,以前积累的少,遇到问题时能想到的解决方法也少,因此不在业余看书,不扩展视野,实在不是技术人员的所为。但又想到,自己业余时间不多,周末两天十分难得,一觉醒来,半个上午已经过去了,再花时间做个早餐,休息一下,就到中午了。 不过,在犹豫之后,决定还是办个借书证借书看。

阅读全文>>

无奈之事

我总是给自己一些无奈的事,或者说遇到一些无奈的事。 当年还是大四的时候,见许多人学车,自己也跟着报名,学起车来。谁知这玩意我根本不在行,考机试,重考一次,考场地,重考一次,直到路考,才一次通过。现在看到,学车除了得到一个证件外,花了时间、花了金钱,其它就没什么。而且,由目前来看,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车还是个未知数。

阅读全文>>